河南中合匯萃講述溶劑萃取法精制工業磷酸技術
溶劑萃取法精制工業磷酸技術是一種濕法制磷酸工藝,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工業磷酸生產技術,與以黃磷為原料生產工業磷酸(俗稱熱法磷酸)相比,該技術能耗低、投資省、污染少,尤其在降低電耗方面潛力具大。目前,國內使用熱法磷酸工藝生產1噸磷酸(折100%P2O5,下同)耗電在6000千瓦時以上,而濕法磷酸工藝生產1噸磷酸的電耗只需要400千瓦時左右,不足傳統熱法磷酸工藝的7%。因此,在國內電能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采用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取代熱法磷酸技術,必然是國內磷酸生產企業的最佳選擇。
據磷化工專家介紹,傳統的熱法磷酸生產工藝是以工業黃磷為原料,經燃燒—氧化、水合—吸收后制得磷酸,而工業黃磷都是采用電爐法生產。這一工藝的最大能耗就是電力消耗,每噸P2O5的電耗為6303千瓦時。
出于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考慮,發達國家的黃磷制磷酸企業已基本關閉或轉向濕法工藝。我國濕法工藝技術的實施起步較晚。四川大學自主開發的溶劑萃取法精制磷酸技術,于2006年7月通過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四川大學教授鐘本和透露,該技術已在5萬噸級、10萬噸級濕法磷酸裝置上實現工業化應用,目前正在向更大規模推進。
據了解,在濕法磷酸凈化技術中,溶劑萃取法因具有所得產品純度高、生產工藝和設備相對比較簡單、能耗低、原料消耗少、生產能力大、環境污染小,而且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等優點,是唯一大規模工業化的方法,因此深受磷化工企業推寵。
根據《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五批)》,預計到2015年,我國50%的熱法磷酸生產線將由濕法磷酸生產技術替代,每年可以節能約98萬噸標準煤。以建設規模5萬噸/年工業級磷酸為例,建設磷酸萃取凈化的裝置及配套公用工程,技改投資額為6070萬元,每年可節能10.35萬噸標準煤,年節能經濟效益為2880萬元;建設規模10萬噸/年工業級磷酸,建設磷酸萃取凈化裝置及配套公用工程,技改投資額為1.488億元,每年可節能20.5萬噸標準煤,年節能經濟效益可達5760萬元。
“目前,溶劑萃取法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已成功在甕福集團、安徽六國化工、云天化國際、湖北興發等企業實施和應用,而且很多磷化工企業也都將其納入各自的戰略發展規劃中。標志著我國溶劑萃取法精制磷酸技術已實現工業化。”安徽六國化工銅陵鑫克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繆振虎告訴記者。
貴州宏福實業開發有限總公司(甕福集團前身)是我國開發應用濕法磷酸凈化技術最早的企業。該公司引進以色列Bateman公司10萬噸/年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節能經濟效益;2004年,該公司與四川大學聯合開發的《溶劑萃取凈化法濕法磷酸中間試驗》通過省部級鑒定驗收,標志著我國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據繆振虎介紹,2010年,安徽六國化工出資設立銅陵鑫克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進行高純磷酸及精細磷酸鹽生產研發。鑫克化工運用濕法磷酸凈化技術,打造低碳環保、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現代高端化工企業。目前,鑫克化工已形成3萬噸/年工業級磷酸一銨和2萬噸/年精制磷酸的生產能力。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溶劑萃取法精制工業磷酸工藝,是通過對濕法工藝所生產的肥料級磷酸(即通常所說的原酸或綠酸)進行凈化提純,通過萃取、洗滌、反萃等工序,達到工業級磷酸的技術指標要求。”繆振虎向記者介紹,根據鑫克化工兩年來的實際運營情況,從原酸生產到最終產出工業級磷酸,每噸P2O5的電耗大概在300千瓦時。由此可見,濕法精制磷酸工藝的能耗遠遠低于熱法磷酸生產工藝。
云天化國際三環分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黃河龍介紹,該公司于去年投建10萬噸/年濕法磷酸精制技改裝置。該項目目前正在進行試生產,預計2013年達標達產。項目投產后,對延伸磷化工產業鏈、增加磷酸附加值、降低能耗有明顯作用。
另外,湖北興發集團于去年采用甕福集團自主研發的濕法磷酸凈化技術,投建制取工業級和食品級磷酸裝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效降低興發集團磷化工產能對黃磷生產的依賴程度,并顯著降低整體能耗。
文章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與管理員聯系立即刪除